网站首页 > 陕西美食> 文章内容

陕西美食纪录片《秦味儿》第一集——老碗面香?

※发布时间:2014-2-19 13:16:3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千多年前以秦岭淮河分界线划定的农业布局,形成了中国今天南米北面的主食习惯。陕西人精通各类面食,而在这里说“咥面”,就是单指“吃面条”。一碗面包含了太多奥秘,更包含了陕西人的五味人生。

  比昂字歌:一点飞,黄河两道弯……

  陕西的(biang)字在字典中是不存在的,而在民间关于比昂字的写法也多达十多种,其中的渊源又无从考证。许多时候它更像是陕西的面文化,一个陕西面派的文字图腾。比昂比昂面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味道?童谣中说推着车车逛咸阳,我们就去咸阳找一找。

  潘卫兵和媳妇经营的这家面馆在咸阳市小有名气,从毛条的老店搬到现在的(建国),20年来生意不曾冷清。这要得益于不变的店里不变的口味儿,所以潘卫兵每天都会亲自监工,炒制各种拌面的配料。选上好的猪前腿,切成拇指大小的肉块,在葱姜爆香后翻炒,然后小火慢炖,期间还要不停的搅动,这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却决定了肉块是否能酥烂入味。这锅肉臊子是为明天准备的,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潘卫兵隔夜的肉臊子口感更好。

  吃biangbiang面通常讲究吃全套,指的是肉臊子、西红柿鸡蛋和炸酱三种拌面的配料,老潘炒料的配方是他一位朋友的母亲传授的,自打得到后他从来没有做过新口味的尝试,他认为经典不需要任何改动,只需要严格遵循。

  一碗biangbiang的口味除了臊子外,还在于一种最普通的配料——辣椒。在陕西有句话叫辣子一道菜,足以见得陕西人对辣椒的炽爱和挑剔,辣椒的好坏往往会让食客们记忆犹新。老潘对这点拿捏的恰到好处,因此他家的凉菜也很热销,选肉厚的朝天椒,用滚油泼至微糊,瞬间辣香扑鼻让人欲罢不能。中午12点,洪斌biangbiang面馆迎来了店里的黄金时刻。

  潘卫兵:“保质保量、味道永远不变。你看我这儿吃饭的人都吃的满头的汗,再一个面好吃,他就接着不停的低头刨面吃哩。”

  老潘不抽烟不打牌也很少喝酒,事业上也没有太大的野心。他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好,因为他知道只要遵循着现有的一切,他就可以和妻子用勤劳换来安逸的生活。

  在同一座城市内,高姐和妹妹经营的面馆生意同样火爆,然而她们的经营之道却和老潘迥然不同。

  高峰:“我在我的空间里面就写过,我的人生我不喜欢一成不变,我喜欢创新,不断的挑战,有很多人都觉得挺奇怪的。”

  这家颇具文化气息的面馆,总是给人以清新和舒适的感受,而面的清淡口味也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面片黄亮,青菜碧绿,辣椒鲜艳,肉臊新鲜,在筷头儿的翻动间妙香四溢,一碗面不仅满足了你挑剔的味蕾,更是在每位食客期待的眼神中产生了一种的美妙享受。

  高峰:“咱们其实正的原来所谓的比昂比昂面就是那种裤袋面,又宽、又长又厚又硬的,就是特别有嚼头,符合我们陕西人这种豪放比较率直的感觉,所以跟吃面一样,面也是看着就是粗粗的长长的宽宽的那种你如果过于宽,咱们入口的时候是不觉得不雅、或者是嚼起来,那我们就把它符合人的口型,基本上把它掌握在三公分到四公分的样子,长度每一片也基本山就是7、8公分的样子,这样人搅得时候也好搅,吃起来的时候夹起来一片,入口也特别的好。”

  关中人讲究吃然面,而高姐认为光滑劲道的口感才更符合现代人。这其中的秘密全在和面的环节,夏天要用冷水,因为水温过高会让面很快发酵。冬天则要用温水,这样和出的面才软硬适中宜于加工成型。再经过三揉三醒后,煮出来的面条才够光滑劲道。当然,味道永远是美食最不能的元素。高姐家的面并没有得到谁的绝世秘方,她所掌握的秘密全部隐藏在自己的舌尖上,她曾经为了创造自己特有的口味,跑遍了全咸阳市所有的面馆。最终这种对味觉的敏锐成为了一种无形的资产。

  虽然已步入中年,可高姐的脸上依然洋溢着时尚和靓丽,这要得益于她平和处世,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高姐这里,店内的装修、臊子的原料、面条的口味,只要有顾客不满意就还可以改进。如今,高姐和妹妹在闲暇的时还会走街串巷去各家面馆取长补短,一碗面的味道上,细微变化正是源于她对美食不变的追求。

  高峰:“我不愿叫别人说“你就是个面老板么”,就说我一个面老板我都要把面做的跟别人不一样,要让别人说“你不要看这卖面的,那把面卖的真地道。”

  biangbiang面究竟是什么,是霸气外露的面片外形还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椒香,是不变的秘方还是多变的口味。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当你大汗淋漓后享受着那份酣畅和满足,你已经能感觉到这碗面正是老陕的直率宽厚和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