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人物 胡新民:每一个凤翔泥塑都有生命

※发布时间:2021-1-3 3:36:4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六营村,泥塑手艺代代相传,几乎家家都有会彩绘泥塑的人。胡新明就出身泥塑世家,祖祖辈辈靠把泥土变成“泥娃娃”的好手艺养家糊口。

  凤翔彩绘泥塑在造型上既有汉唐的丰满与悍猛,又有远古饕餮纹饰与图腾文化的神秘和古朴,它是民间艺人采用当地特有的“板板土”,经过千锤百揉制成泥料,再通过创作毛稿、制模、翻坯、黏合成型、阴干精抛、粉底、出线、装色、上光等十余道严密的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胡新明的父母是从事泥塑、面塑、剪纸、刺绣工艺制作的民间艺人。从小在民间艺术氛围熏陶中长大的胡新明,在20世纪70年代生活困难时期,跟随父亲用制作泥塑的手艺换取粮食、贴补家用。在他成年后,父母不止一次地对他说:“泥货没本,越做越穷。”让他走出去闯生活,不要再过操持泥巴活的苦日子。

  然而,命运发生了转折,在他19岁那年,胡新明代表陕西省民间手艺传承人出国参加交流活动。外国人看着他神奇地将泥巴捏成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时大为赞赏,这让胡新明感到十分自豪,决心矢志不移地传承好泥塑技艺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吕雉的情人

  即使在后来为生活所累,他毅然和妻子外出打工,用打工挣的钱加上贷款盖起了自己的泥塑作坊。在生活与泥塑不离不弃的依存中,胡新明不断探寻着泥塑历史文化的生命密码,为泥塑艺术的发展注入丰富内涵,使千年泥塑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胡新明也成为该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胡新明声名鹊起,国内外的订单也不断增加,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为了解决泥塑易碎的难题,胡新明经过数百次的实验,成功研制出摔不烂制作工艺,同时,用石膏模具代替泥模具,使泥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大大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末,胡新明在祖传泥塑手工艺学习创作和生产实践中,独创泥塑画技艺,成为凤翔泥塑发展史上的又一独特创举。

  如今,凤翔彩绘泥塑和其所蕴含的吉祥如意走入千家万户,并作为文化和友谊的使者跨出了国门。凤翔县六营村和胡新明泥塑传承所被原文化部授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现有生产作坊25个,从业艺人65名,泥塑传习教学室5个,总面积500平方米,泥塑博物馆等各类展馆4处,总面积400平方米,是全国20多所大专院校挂牌的定点教学实习,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多人次,年产泥塑手工艺品约8万件,产值700多万元。

  呗呗:非遗传承的背后少不了默默耕耘的传承人,因为一次对外交流的经历,胡新民一步步坚守初心,走到了今天。很难说是凤翔泥塑选择了他,还是他选择了凤翔泥塑,那一抔抔稀烂的泥巴,在他的指尖,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时代需要像胡新民这样的人,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技艺,我们也相信这些精美的工艺不会,它会在每一个时代熠熠生辉!

  为了传递新时代匠声,塑造新中国百师人物形象,挖掘非遗品牌的深度和影响力,全国首家非遗《中国百师人物》现面向全国非遗传承人,工美大师,中书协、中美协会员及传统文化领域的学者、专家,行业部门领导以及传统文化的践行者等征稿啦!

  《中国百师人物》是由掌上非遗平台主办,巴彦淖尔画出版的非遗文化专业期刊,内容围绕国内非遗技艺传承、工美大师中的代表人物,重点展现大师们的风貌和思想观点,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入编人员将有机会享受专业宣发团队的包装推广服务,一对一深度,深度挖掘百师人物的个人经历,解读个人成长。同时,我们实行定制化推广方案,全覆盖,拓宽您的影响力。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