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凤尾鸡”的央视之旅 制作者胡新明讲述“鸡鸣元宵”幕后故事

※发布时间:2020-5-27 1:43: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今年2月11日,正月十五,在2017年元宵晚会上,当鸡年春晚吉祥物logo的原型——一只色彩鲜艳、富贵吉祥、昂首挺胸、引吭高歌的凤翔泥塑“凤尾鸡”一经亮相,立刻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的掌声,网上的点赞更是滔滔不绝。

  今年2月11日,正月十五,在2017年元宵晚会上,当鸡年春晚吉祥物logo的原型一只色彩鲜艳、富贵吉祥、昂首挺胸、引吭高歌的凤翔泥塑“凤尾鸡”一经亮相,立刻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的掌声,网上的点赞更是滔滔不绝。

  当晚“凤尾鸡”的设计制作者、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凤翔泥塑大师胡新明作为受邀嘉宾,身着红色礼服手捧精心设计的泥塑“凤尾鸡”,闪亮山柳村寡妇的情史登场,和央视主持人董卿一起向全国观众推介了陕西凤翔泥塑,备受欢迎。

  近日,记者到宝鸡凤翔专访载誉归来的胡新明先生,听他讲述了“凤尾鸡”走艺术的、继承和上央视春晚的幕后故事,并对民间传统文化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按照凤翔泥塑制作者多年形成的习俗,每年过春节前,都要提前设计十二生肖泥塑的造型色彩,短则用半年时间,长则用35年时间构思制作,力求推陈创新,获得人们的喜爱。

  去年12月22日,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新明正在组织自己的团队进行2017年农历丁酉年“凤尾鸡”的生产制作,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就在这时,一个来自的陌生电话让他感到非常欣喜激动原来是2017年央视春晚总导演杨东升在网上看到胡新明早在2005年设计制作的鸡年生肖泥塑,他很感兴趣,就给胡新明打了电话,说今年央视春晚想用这只泥塑鸡做吉祥物,并用于春晚舞台的装饰和海报宣传。最后杨导问他“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胡新明觉得这是宣传凤翔泥塑的最佳时机,便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完全同意,没有任何要求。”

  随后,央视春晚工作人员给胡新明发来了作品使用协议、版权确认书,对使用权、制作权做了确认,其原作品的版权仍归他所有。由于疏忽,当时他把签订协议的时间写错了,被退了回来,第二次重新签订后得到了认可。

  “毕竟咱是第一次上春晚,对其中的细节缺乏了解,中途还是出了点小纰漏。”在协议的最后,有两行小字,就是在春晚前需要保密,“协议”的内容不能外泄,但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结果,“凤尾鸡”上春晚的消息被曝了出去,春晚工作人员和胡新明联系沟通后,请几家把消息从网上撤了下来,此后,胡新明潜心制作他的泥塑工艺,再也没有接受过采访。

  尽管凤翔泥塑“凤尾鸡”作为鸡年春晚的吉祥物,一炮走红,平时为人朴实低调的胡新明内心感到激动欣慰,但外表非常平淡,仍旧忙于凤翔泥塑民俗园和公司的各种事务。到了今年2月5日,正月初九,央视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诉他“凤尾鸡”上晚会后,反响很好,央视元宵文艺晚会特意邀请他到现场展示一下。时间预定在2月8日即正月十二。不巧的是,当天胡新明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不能缺席,只能推后一天。

  2月9日,正月十三晚,胡新明和妻子敬萍携带包括凤翔泥塑马、羊、猪,以及马年、羊年生肖邮票等两箱子“传家宝”,匆忙赶往宝鸡高铁车站。临上车他才发现忘了带手机,急忙让人送来,在临发车的前一分钟手机才递到他的手中。第二天到,他没有赶上彩排,直接走进现场。

  说起参加央视元宵晚会的经历,胡新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这次参加元宵晚会他接到通知时,时间太仓促,几乎来不及准备,连胡子都没有顾上刮,幸亏他叮咛妻子带了一套红礼服,不然真对不起观众。当央视主持人董卿走到他面前和他互动时,他当时真的没有任何准备,完全是下意识说出三个自豪:“我为老祖先留下的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绝技感到自豪;我为凤翔泥塑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精深的文化感到自豪;我也为父老乡亲们的智慧感到自豪”。

  等节目完后,回到了宾馆,胡新明长嘘短叹,他感到遗憾,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不料,元宵晚会后,观众好评如潮,他的生意伙伴、亲戚朋友、父老乡亲纷纷也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用宝鸡方言说:“呀呀啊,你在元宵晚会上谝那几句话,美得很嫽扎咧,真给咱凤翔人争气长脸”他那颗悬着的心这时才落到了实处。

  2月12日,胡新民满怀喜悦回到凤翔老家,受到家乡父老的热烈欢迎,村里的乡党有的上门祝贺,有的专门看那只在元宵晚会上露脸的“凤尾鸡”,说沾沾喜气,然后拍照留念。南方一个老板坐飞机专程赶到胡新明家中,愿出重金购买收藏这只“明星鸡”,未能达到目的,只能按同样的尺寸定做了一只“凤尾鸡”,悻然而去。胡新明说:“等将来村上的民俗广场建成了,这只凤尾鸡和那些上过邮票的、获过的生肖泥塑,会一一向人们展示。”

  胡新明:从2002年至今凤翔泥塑“平安马”“发财羊”“福寿猪”三次被选作生肖邮票,凤翔泥塑参加国内国际民间工艺大赛多次获,但荣登央视并在元宵晚会向全国观众展示这还是第一次。通过央视这个平台,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凤翔泥塑的这个民间工艺的古老传承和现代风采,并将带动凤翔、宝鸡乃至陕西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胡新明:首先,我们在凤翔泥塑的发源地和大本营修建了2400㎡的泥塑民俗园,包括工艺陈列馆、生产作坊、教学,形成了生产、设计研究、教学培训“一条龙”,使过去的家庭式个体生产,逐渐形成规模。第二、成立了农村泥塑生产经营合作社,并注册了“胡氏泥塑”商标,加强知识产权。第三、改变传统的凤翔泥塑民间艺人“做耍活”,修建的局限,跻身于博物馆、民俗馆和纪念馆的设计建设中,以此提升了凤翔泥塑的品位和档次。

  胡新明: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只有立意创新,给民间传统工艺注入现代艺术的元素,才能传承发展,以凤翔泥塑为例,可以说每件作品的制作推出,都有新的设计新的创意,这样才获得人们的认同,才具有生命力。

  胡新明:凤翔泥塑长期以来存在着无序竞争互相压价这一。今年,对本村生产的“凤尾鸡”我们实行最低限价,并统一质量,稳定市场。另外,凤翔泥塑最大的困惑就是后继乏人,目前从事泥塑制作生产的全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这个状况,等凤翔泥塑真正市场形成规模将有所改变。

  胡新明:在参加元宵晚会回家的列车上,我想了一,我认为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凤翔泥塑的设计创意水平,多出精品。下一步我们还要成立一个“凤翔泥塑文化艺术研究会”,在凤翔泥塑的实用方面多下功夫,形成观赏和实用相结合的艺术产品,将继承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据胡新明介绍,目前凤翔县六营村从事泥塑制作的有20多户人家,利用网络推介营销凤翔泥塑已成常态。而每月到六营村参观、采风、学习制作的旅客、学生、民俗学者平均6000人次,逢遇节假日,每天最多接待2000至3000人次,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村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凤翔泥塑大师、87岁老人胡深的关门、女儿胡小红,靠着一双巧手,制作各种泥塑,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每年还净落二三万元。如今,他儿子在南方工作,在网上开了一家专营凤翔泥塑、脸谱、皮影等民间工艺品的网店,在网上收到订单,然后,由他母亲胡小红组织发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凤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县文化馆馆长姚锐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传承发展凤翔泥塑,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凤翔县委、县决定投资1000万元,规划设计建设六营村“民俗广场”、对村民家的门楼、道进行整体,预计2017年5月1日,竣工剪彩。

  2月16日,记者在凤翔泥塑六营村采访时,看到该村民俗广场正在加紧施工,村里家家户户的门楼都是一色的青砖蓝瓦,具有民俗特色,街道面已经进行了一多半。不久,一个崭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泥塑艺术大观园将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凤翔泥塑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