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多位作家赴惠州交流文学创作经验:“生活是文学的土壤”

※发布时间:2019-9-18 15:53: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见杀人流血近日,陕西省作家代表团赴惠州交流调研,与惠州市作家协会作家交流、座谈。代表团中,有不少作家是初次来惠州。他们纷纷盛赞惠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陕西作家除了表达自己对惠州的特别感触外,还讲述了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独到见解,给惠州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创作思。

  陕西省作协副朱鸿,1960年生,陕西长安人。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及太白文艺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8年。现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陕西省作家协会散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朱鸿主要以散文称著。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散文集16部,其中,《西部心情》获首届冰心散文图书大,《之旅》获第二届老舍散文。

  朱鸿曾多次到广东,到惠州则是第一次。朱鸿说,他对惠州的文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主要由人的生活方式、、情感、隐秘的意识等来承载。只有深入接触一个地方的人,才能透彻了解地方文化。

  不过,朱鸿感觉此行很有收获。从地理上来说,惠州得天独厚,处南岭之南、南海以北,气候宜人、物产丰饶。自秦汉以来,受中原文化影响,这里的文化根扎得深且有特别风貌。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表达上。近代以来,惠州等广东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拥有最先进思想的地方,接触新事物,很有服务、敬业。“到惠州来,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想知道这里作家在想什么,想出了什么题材,想告诉读者什么。”

  关于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朱鸿十分欣赏柳青的名言:“作家是以60年为一个单元的。”按朱鸿的理解,一个作家历经60年才能洞明,一个作家的作品经过60年的才会水落石出。“文章过3代还有人喜欢读,一个作家才能成立。成长比成功更加重要。”

  自大学时起,朱鸿便致力于文学创作。多年来,他既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又继承着现代散文特别是五四文学的优秀传统。其作品把社会和人生结合、历史和现实打通、和趣味融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朱鸿认为,作家应当在艺术上有所追求和突破,作家的思想之根应当深入人类的命运。格局小了,趣味俗了,就没有意思了。作家应该思想者化,要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需求,要给作品渗透先进文化的元素,要闪烁艺术之光。

  陕西省作协副方英文,1958年生,陕西镇安人。《陕西日报》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方英文小说精选》《方英文散文精选》《种瓜得豆》《燕雀云泥》,以及长篇小说《落红》(即版 《冬离骚》)、《后花园》(即作者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等。迄今为止,方英文已出版、发表了40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作品。其作品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庄谐杂出,奇思妙句层出不穷。

  生活中的方英文亲切随和,思维敏捷,谈吐风趣,人缘颇好。这是他第一次来惠州。他说,对于长期生活在农业内陆地区的人来说,到东南沿海的城市,看看这里的经济、生活状况,能开阔眼界。惠州的城市建设、文化氛围好,人杰地灵,使人备受鼓舞。他说,文艺工作者都应互相多,取长补短。

  方英文对东坡文化很欣赏。他说,苏东坡与陕西、惠州都很有缘,苏东坡曾在陕西做官,后又谪居惠州,两地的“东坡粉”不少。方英文表示自己也是苏东坡的 “粉丝”。“苏东坡的人生经历,给了作家:逆境、挫折,是人生的财富。人生最背的时候,可能是最好的时候,凡事要从好的方面想。”方英文说。

  陕西省作协团顾问和谷,1952年生于陕西铜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获中国作协全国报告文学、散文及全国电视剧、“五个一工程”等。著作有《和谷文集》6卷等40多部,是舞剧《白鹿原》《长恨歌》的编剧。

  和谷与广东、惠州颇有渊源。从上世纪80年代起,和谷就在广东重要报刊发表文章、随笔等。上世纪90年代,他在海南待了8年,搞报刊、文化等,与广东的联系较多。前几年,他写过广东百年航空业长篇,曾到惠州机场采访过,在惠州待了一个月,对惠州很有感情。这次跟随陕西省作家代表团重游故地,他心情激动。他感觉到,惠州的市容市貌变化很大,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备受现代文化。

  和谷认为,每一个从事文学写作的人,要从故乡出发。和谷的许多作品如《市长张铁民》《真书风骨—柳公权传》《孟姜女》以及他指导拍摄的电视剧《陈炉古镇》,都表现出他的浓浓赤子之情。和谷说,要写出好的作品,应不是一般的个人小情感,要渗透一些中国文化的根脉。“好的文学作品,要有历史文化底蕴,是在生活的土壤中产生的作品。”

  财成国际

关键词:陕西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