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再次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发布时间:2019-8-7 6:16: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月13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我市凤翔县因凤翔泥塑再次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我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县区。

  凤翔泥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品,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地主要集中在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凤翔县是中国著名的泥塑之乡。凤翔彩绘泥塑历史悠久,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如今,凤翔泥塑以它可爱的造型、鲜艳明快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闻名遐迩,深受好评。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1987年原文化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设立的重要公共文化品牌项目,命名周期为三年,一直延续至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18年3月启动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的同时,扎实推进本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

  凤翔泥塑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大约有170多个花色品种,主要有泥塑玩具、挂片(浮雕)、立人(圆雕)三种类型。凤翔泥塑造型夸张,想象大胆,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眼皮跳吉凶术价值。

  凤翔县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凤翔的泥塑驰名中外,而位于凤翔城关镇的六营村,更是有着“中国泥塑第一村”的美称。这里的泥塑形态逼真、色彩大红大绿,大俗大雅。

  凤翔县六营村是陕西有名的泥塑村,这里的泥塑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泥塑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徽章”、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劳伦斯大吉祥物,“平安马”、“发财羊”、“福寿猪”被选为2002及2003马年、羊年生肖邮票主图和2007年猪年生肖邮资封主图作品,凤翔泥塑“凤尾鸡”2017年被确定为春晚吉祥物原型。

  璀璨中华,文化传承。近年来,凤翔县文化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民族民间文化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泥塑艺术之乡”等殊荣。在全县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土布织染技艺、刘氏皮影制作技艺蓬勃发展,凤翔草编、罩金漆器的民间艺术影响力越来越大,凤翔泥塑、木版年画更是闻名全国,并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财成国际

关键词:凤翔泥塑挂片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