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自然历史人文纪录片《六万大山》开拍

※发布时间:2018-2-14 21:37: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月22日,由摄制的大型自然历史人文纪录片《六万大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行开机发布会。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黄门使者出使东南亚和南亚诸国,携带黄金和各种丝绸纺织品,从合浦港出发。

  1月22日,由摄制的大型自然历史人文纪录片《六万大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行开机发布会。据了解,纪录片拍摄工作将于今年8月完成。它将反映北海、钦州、玉林、贵港四市(即六万大山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建设风貌,展示合浦——我国“海上丝绸之”的最早始发港的历史事实,反映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介绍广西优秀文化、展现新时期广西落实“一带一”具体行动。

  纪录片从“合浦汉文化博物馆”切入,以年代跨度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起至于两汉、唐宋、元、明、清、的种类丰富的中通要文物藏品,作为“海上丝绸之”的早起始发港的历史依据,展现古代合浦地区汉越文化融合统一的历程,北部湾地区与域外开展商贸、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纪录片同时呈现灵渠的重要的历史价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将长江和珠江这两大南方水系联系在一起,为秦军进军岭南提供后勤保障,从而统一了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大统一的愿望。汉代马援受命南征交趾叛乱,不畏疏竣南流江,畅通军事通道,获得了平叛的胜利,反映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抵制战乱与的强烈愿望。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骆越子孙,经历了无数的战乱苦楚,了战争的烽火硝烟,深深地和平与安宁的强烈愿望。不可违,这一愿望逐渐灵渠至南流江水道由军事通道衍变为贸易往来的经济通道,促进了汉越文化、友谊的互通与交流。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黄门使者出使东南亚和南亚诸国,携带黄金和各种丝绸纺织品,从合浦港出发。外交使团的船队与沿途国家进行友好公平的贸易往来,用丝绸和黄金“市明珠、璧疏离、奇石异物”。

  这一记载表明,汉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自中原经长江、下湘江、过灵渠,转桂江、顺西江、进北流河,上陆地,穿越北门关,沿着南流江到达合浦。这是一条当时中国陆地出海最便捷的通道,合浦顺理成章成为了早期“海上丝绸之”始发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条经济通道,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地流传到骆越大地,使广西各个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南疆边陲地区在各民族大融合中,得以保持长期稳定。在漫长历史的烟海风云中,广西本土不但保持了本地区各民族的鲜明特色,也借鉴包容接收了内地汉族、以及世界各地的文化,了广西各民族人民与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同步前进。

  广西的绿水青山来自于全区各族人民走生态文明发展之的智慧选择。六万山林场职工放下手中砍伐树林为业的斧头刀锯,拿起锄头植树造林让青山常绿,让泉水涌流。他们以开发泉水为产业,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

  纪录片将介绍六万山区域的绿水青山、旖旎优美的自然风光,特别介绍合浦南珠、钦州白海豚,越州天湖仙鹤岛、五皇山的红树林、六万大山腹地的官垌鱼等,尽显这地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场景,全方位展现当地人民群众在当地党委的带领下,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家园的风貌。

  沿着古“海上丝绸之”的出海通道,中华文化、东南亚、南亚等世界文化源源不断传入八桂大地,各民族文化交汇相融,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了风格迥异、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纪录片将介广西本土的铜鼓文化、客家文化、书院文化、陶瓷文化、长寿文化、汉代文化遗址、海丝文化等,集中精彩展现六万大山区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此外,纪录片将介绍北海、钦州、防城港加大港口的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玉林、贵港打通通往海港的道建设以及组建龙港新区的重大工程建设……展现四市党委落实“一带一”的、共同建设“一带一”南向通道的。

  纪录片将呈现这片地区最具特色最具魅力的山海相融、古今同辉的北部湾城市群的欣欣向荣的建设发展状况,让广大观众看到听到新时代广西各族人民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铿锵足音。(融媒记者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