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风俗> 文章内容

山西平定:传承千百年的春节民俗(组图)

※发布时间:2021-4-29 9:12: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天天向上 蒋梦婕太行正月闹起来,民间狂欢乐!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东大门的古州平定,历史上就有“文献名邦”的美称,自古为晋冀通道要冲。层叠蜿蜒的太行山脉孕育出这块土地独特的文化气质,至今仍保留着最具年味的春节活动!古老的祭祀仪式,隆重神秘;热闹的民俗汇演,欢天喜地。人们要把积攒了一年的热爱、浪漫、、和憧憬集中,其能量,简直如瀑布倾注、岩浆迸突,蔚为壮观。如果你融入其中,相信此时最能体会阔别已久的乡土气息和浓厚年味儿。

  “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位于太行山险要的长城名关娘子关,相传唐王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兵在此镇守,故而称为娘子关。娘子关内的下董寨村古为军事驿站,这里背依峨嵯大山,前临绝壁深涧,是古代进出山西的重要通道之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几千年来,这里的人们保留着许多北方民族的剽悍之风。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举办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跑马排”。“跑马排”起源于唐朝,是当时驻扎娘子关的唐军信史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演变成一种民俗的娱乐活动,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老百姓国泰民安、万事如意、五谷丰登的一种象征。我们清晨从平定县城出发,车子沿着太旧高速行驶30多公里,娘子关出口下,再盘山而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有1800多年历史的董寨村,在一片河滩边的村口停下。眼前是一座桥,边、桥上早已停着一排儿汽车。过了这座桥,像一脚踏进千年前。

  我们其中一个人的亲戚住在这个村子,姓董,闻听我们要来,早已等在村口,董师傅50岁上下,十分喜爱闹红火,看我们兴奋的样子,不由分说就领我们向跑马的官道走去。好客的董师傅边走边介绍:董寨村始建于东汉末年。相传当年董卓带兵至此,见周围悬崖峭壁、山势险要,遂建起董寨,如今的村民也都是当年守军的。跑马是这天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乡里乡外的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拥聚在这里,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宁肯一夜不睡觉,也不能误了跑马看热闹。

  一前行,眼前是一条长200米、宽4米的古巷道,原来这就是官道,跑马就是在这狭窄的巷中来回奔跑。放眼看去,道上,台阶上,甚至房顶上都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本村的、外来的,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眼里充满了热情的期待的目光。跑马还没有开始,铿锵的锣鼓声已经把人们的点燃。董师傅说,跑马之前要传三遍锣:清晨头遍锣后,村民们在跑马的青石街上铺上防滑炉灰。二遍锣后,骑手们跨马巡街,焚香祈福。三遍锣后,跑马就正式开始。

  上午9点多,锣鼓齐鸣,响彻天地,激烈的跑马开始了。只见三四匹高头大马整装待发,每匹马都有固定的人牵引。“当、当、当”急促的三遍锣一响,一匹匹战马便像离弦之箭向街上冲出。顿时暴风雨般的马蹄声,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助威声和叫好喝彩声响成一片,整个村庄都淹没在狂欢的海洋中。

  这里的跑马大可与西班牙斗牛相比,十分惊险刺激。被称做官道的青石小,年长日久被磨得溜光,即使撒上炉灰,奔驰的马儿也无法停留,速度飞快。而且马背上不仅没装马鞍,甚至连马鬃都被剪掉,骑马的人必须双腿紧夹马身,双手平举,飞奔而过。听董师傅说,骑在的都是村里的普通村民,从未接受过专业的骑术训练,全凭骨子里的勇敢。有十的小伙,也有年近七旬的老汉,还有不少是父子兄弟齐上阵。骑士们头裹红布条,上马坐定之后,一旁的人挥起手中的长鞭使劲打马,那马便在仅有两米多的狭窄的青石古道上如箭般飞出。只见那勇敢的跑马人,在狂奔如飞的裸马上,是那样从容自信,潇洒自如,威风凛凛,英气逼人。有的骑手还嫌马跑得不快,口里“驾驾”地喊着,用缰绳不停地着马的。还有的骑手为展示骑术的高超,把双手放开,让支起身体做一些更惊险的动作,直把尖叫着的看客惊得目瞪口呆。

  村里老幼争相上马,在古道里往返驰骋,展现着下董寨村村民豪放、勇敢的性格。跑马一直进行到将近中午时分,跑得几匹马大汗淋漓方告停止。在董寨的分分秒秒里,始终有一种奇特的感受,太多的惊奇出其不意,纷至沓来,独特的自然风貌、历史久远的民俗表演、让人的慓悍之风武真是一道特别的传统文化大餐,置身这样激烈的氛围当中,看着跑马的汉子扬鞭秣马,顿觉豪气满怀。楼头古戍楼边寨,当我们身边的原生态民俗正在一点一点地减少时,董寨那种的、完整的、原生态的味道,更显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