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风俗> 文章内容

潮汕中秋的奇特习俗就连拜月娘也与别人不一样!

※发布时间:2018-10-31 1:57:3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玉米地里的大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亦称团圆节、八月节、仲秋节等。因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故名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及整个三秋之中,故名中秋。潮汕的中秋节,民间习俗除传统的拜月、赏月、吃月饼外,还有剥芋、烧塔、观神等习俗。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当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奉献给月娘。在农村,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饭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们图方便购买,只是不若从前工巧。

  潮汕是个侨乡,不人的丈夫远隔重洋,于是妇人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有歌谣唱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来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听得寒蛩啼叫声,凄凄惨惨得人惊,不知我君在何处,欲托明月传。

  正在上学的小孩喜欢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其读书聪明,成绩优秀。有时大人还要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

  中秋之夜,年青的人们,更增游兴,月下泛舟,唱歌作乐,凉风拂面,飘飘欲仙。中秋佳景,尽在月明之夜也。孩子们则多自糊纸灯,赏月,凑凑热闹,也有一番欢乐。当代城镇孩子多到花纸店购买多式灯饰游赏。有些学校布置学生自制灯景,开展竞赛,是很好的工艺和美术教育。

  月饼也是中秋佳节受潮汕人喜爱的传统糕点。潮人制作月饼,以之祭月,并相互馈赠的习俗由来也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八月十五日,人家儿女,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类月而拜,以请月姑。清嘉庆《澄海县志》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士庶家以月饼相馈。清光绪《海阳县志》载: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

  潮汕人以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善于经商而著称于世。潮人制作的月饼,称为潮式月饼,本地人叫朥饼。它以其香甜、脆软、肥而不腻而驰名,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五种风味系列饼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饼、津式月饼、苏式月饼和广式月饼)。

  1949年中秋,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上海品尝潮州朥饼之后,赞不绝口,并特书茶食泰斗四字回赠。1982年梅兰芳之子京剧家梅葆玖在品尝了潮州朥饼后,交口称赞,并依其父所题的四字再次回赠,遂成为饮食界的美谈趣事。

  近年来,潮式月饼在遵古法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食品工艺原理,用科学方法配制更适合广大群众口味的馅料,推出潮粤合壁的莲蓉、五仁、蛋黄、水果等不同饼食,不断提高饼食质量,使产品更享盛誉,备受青睐。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头,民间有剥芋食芋之俗。这方面方志也有所记载,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清嘉庆《澄海县志》说:(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剥鬼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中秋)或剥熟芋而食,谓之剥鬼皮。

  百姓忍无可忍,便利用中秋夜拜月娘之机,在月饼下垫一杀字白纸,并放一盘芋头祭拜,相约请元兵吃饼时齐动手起义。因芋头的芋字与潮州话胡字谐音,拜芋头是鼓舞百姓树立砍下胡人头颅打败元兵的信心。结果中秋之夜,起义如期成功。后来,潮人便世代保留中秋拜芋、剥芋食之俗。剥芋头皮即剥胡头皮之意,人们不忘过去受胡人之苦,享受起义成功之喜悦。

  这时孩子们最为激动,欢呼雀跃,并且不时地撒上一把盐,噼哩啪啦,十分壮观。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柴块分别在村里较为空旷的场地上堆成堆,拜月结束后点燃,火焰冲天。此时天上明月朗朗,地上烟堆点点,煞是好看。

  潮汕人拜月,供品除月饼,芋头和其他果品、水果外,最具特色的还有化妆品和文具。化妆品美其名曰是个月娘梳妆打扮的,实际上则是年轻的拜月者祈求自己能变得越来越漂亮,拜文具是祈求读书的小孩能更加的聪明伶俐学习进步,这些习俗由来已久,寄托的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地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下到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降神活动也是中秋夜一个神秘有趣的活动。据说,一到中秋,诸神也都出游赏月。因此,这一天,人们只要通过特殊的降神仪式或咒语,就可以使神袛显灵。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搞降神活动,主要有关戏童、请篮姑等等活动。

  关戏童即由12个少年捧着香火,到水田里拔来一株水稻带回晒谷场。大家围着唱:关呀关,关戏神,戏神雅雅来显身……神来演老爹,神来演老爷。老爷老爹去底处,老爷老爹来显身。这样反复唱上二十来分钟,就会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样跳出来,手舞足蹈地唱关蛤婆。唱一阵后,要往此人脸上喷水,方可复原。

  降神时,两个人面对面地在地上,用手托住竹篮,前面放一张矮凳,其他人则唱篮饭姑,篮饭神,盘山过岭去抽藤。抽藤缚篮饭,篮饭老老好诓神。如果有神,那么这篮就能以叩头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