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风俗> 文章内容

访陕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把“根”留住2013年9月3日

※发布时间:2013-9-3 18:30:3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地上兵马俑”

  大江网讯 记者胡武龙报道 观民居、听老腔、赏风情4月4日, “第七届全国网络陕西行”采访团走进了位于南五台脚下的陕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感受了关中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让记者们震撼的是不光是千年老腔的豪迈以及民居的精美,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铭刻历史沧桑的博物院竟然是全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这里的一石一柱、一砖一瓦浸透着超20多年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以抢救、、征集、研究和整合优秀民俗文化遗产为己任,创办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抢救、征集和散落在民间的优秀民俗文化遗产。

  关中民俗博物院位于秦岭终南山,毗邻佛教圣地南五台山,东接翠华,南拥五台,西邻草堂,北瞰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是由全国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超先生历经20余年一手创办,是以民俗文化遗产抢救、、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主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战略带动项目,集中体现历代关中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建筑遗址遗迹、雕刻、字画,也有各种民居民俗,从不同层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历史风貌。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占地500亩,整体建筑呈明、清园林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是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漫长的筹备和建设期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收集、抢救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及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和名人字画共余件(套),征集了四十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各种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构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规模,从不同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民艺、民风、民情的历史风貌。

  尤其以享有“地上兵马俑”美誉的8600多根精美的拴马桩最为引人注目,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民间石雕石刻艺术宝库,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填补了重要内容,代表着中国历代民间文化力与美的,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是中国北方数千年来多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