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青铜器之乡探索“融合”老工业绽放“智造”力

※发布时间:2020-1-5 11:37: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每寸土地上、每座城市里,都留下了岁月动人的历史印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祖国人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8月8日上午,在陕西省“奋力追赶超越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宝鸡专场活动现场,宝鸡市委副、市长惠进才以六个变化阐述了70年来宝鸡的发展成就:工业由弱到强,实现了“制造宝鸡”之变;城市由小到大,实现了“名城宝鸡”之变;百姓由苦到甜,实现了“小康宝鸡”之变;由点到面,实现了“海外宝鸡”之变:生态由好到优,实现了“宜居宝鸡”之变;人文由旧到新,实现了“魅力宝鸡”之变。

  70年,对于一座拥有2700多年建城史的宝鸡来说,只是历史时间轴上很小的一个节点;然而,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到陕西第二大城市再到生态宜居的生态文化名城,70年来,宝鸡经历了腾飞巨变。时下,一座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宜业的幸福美丽城市正在西部崛起!

  “大家仔细看这里的文字,写的是‘中国’,这是‘中国’二字以词组形式出现的最早的记录,可以说‘中国’二字源于这件青铜器——何尊。”肖琦指着一件国宝对记者说,出土于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的精美青铜器何尊是这里的镇馆之宝,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首批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这件国宝异常珍贵,但在发现之初,它却有一段不被重视的民间流浪经历。

  上世纪60年代,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村民陈堆在自家后院发现了一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由于当时文物观念落后,他清理后就拿回家当做了储粮罐。后来,陈堆以30块钱的价格将何尊当作废铜卖给了废品站。

  幸运的是,宝鸡市博物馆老佟在这家废品站发现了这件盛放酒的青铜尊,他以30元的价格将青铜尊买回,运到了宝鸡市博物馆。

  在1975年“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上,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见到了何尊,经过清理,何尊尽显庐山真面目:在它的底部,刻着一篇12行共122个字的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字样。该铭文是迄今为止发现“中国”一词最早的来源。

  肖琦告诉记者,建国初期宝鸡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宝鸡博物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规模小、体量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对于文物文化的需求。

  为打造宝鸡周秦文明发祥地和青铜器之乡的文化品牌,2006年宝鸡市委市决定在石鼓山建设宝鸡青铜器博物院,2010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正式成立,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 12761件组,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尤以商周青铜器著称于世。

  如今,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卧铺车上的冲动由“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和“智慧之光”四部分组成的陈列,使人们从中得到历史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员绘声绘色的,让游客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钟鸣鼎食的周礼时代。

  古老的青铜器如何才能融入新时代,能随时随地以立体现代的视听效果呈现在人们眼前,让大家更方便直观地了解它?

  打开手机APP,扫描图片,一个能动的何尊便“呼之欲出”,这是宝鸡市互联网企业青柠互动开发的一款AR应用。

  “文物不应仅是在博物馆陈列,更应该在我们的手机上活起来。让青铜器讲故事,增加互动和体验,让游客的参观更有感觉。”软件开发人宋强说。

  如何做好青铜器的文章,讲好青铜器的故事?宝鸡以青铜器文化、周秦文化为依托,借助优美的宜居和厚重的文化资源巧打旅游牌,用文化吸引游客,用留住游客,让青铜器“活”起来,使其能真正为旅游服务,文旅融合,让旅游“火”起来。

  2018年,宝鸡对城市新形象进行整体包装,提出“,来宝鸡”这一宣传语,这不仅因为“中国”二字首次是以词组形式出现在何尊上,更源于宝鸡的文化自信、生态自信和现代工业发展自信。

  网站:干部选拔任用 这12种情形应当事前报告根据,干部选拔任用中,这12种情形应当在事前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接受监督检查。【详细】

  @所有车主,及时安装ETC!明年起通行费优惠均依托ETC实现自2020年1月1日起,除国务院另有外,各类通行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均依托ETC系统实现。【详细】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