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文化名镇的思与变

※发布时间:2015/6/22 15:17: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两年时间里,全省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及旅游吸引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形成了旅游热点,有一大批镇已成为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4年31个文化旅游名镇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583.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旅游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国庆期间,接待旅游人数达275.66万人,旅游收入3.68亿元。省级文化旅游名镇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如果你现在来到青木川、照金镇等文化旅游名镇,看到的一定是游人如织、接踵摩肩的景象,修复完整的老区、基础设施健全的新区也定会让你惊叹。文化旅游名镇(街区)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小城镇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然而,改变之道仍然长漫漫,小镇的过去藏满了美丽,但它的未来在哪里?我们一起在努力地走着,思考着,探索着,希望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以及存在现状,重点探寻小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漫川关 (王蓬勃 摄)

  白鹿原上寻找梦想的年轻人

  韩琦峰今年45岁,是西安市未央区人。两年前,他决定用自己辛苦做小生意积攒下来的一点积蓄,和另外七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农村做出点大事业。他们看中了陈笔下的白鹿原。

  白鹿原东坡的安村,这里曾经是先民几百年的村落旧址。胡基的土墙,烟熏火燎的椽梁,门楼上的花雕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由于交通的原因,村民都已搬迁到原顶平地了。遗留下的老村没有人居住,渐渐地破败和坍塌。

  “如果再不开发和,也许不远的几年后几百年的村落遗迹就不复存在了。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白鹿原更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它,也让更多的人知道白鹿原。”韩琦峰告诉本报记者。

  怀着对历史的,对老村庄的感,也奔着这里的旅游价值,“白鹿原文化民俗村”项目就在8个人的合计下开工了。该项目坐落于白鹿原畔的老村庄旧址,本着开发老村庄、开发老村庄,让废弃的老村庄焕发新的青春,修旧如旧,开发民俗旅游的目的,他们要在这里建一座充满文化人文气息的村庄。

  安村历史上曾称白鹿乡,地处白鹿原东坡,秦岭山脉郁郁葱葱,脚下辋川与灞河交汇缓缓流过,美丽的滋水(蓝田)县城历历在目。如果站在蓝田县城望去,白鹿原民俗村就如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挂在白鹿原边。移民搬迁后的老村遗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绿色植被和树木,整个民俗村其中,皂角国槐等名贵树木比比皆是,一两个人抱不过来不计其数。

  由于植被的原因,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天最热的时节要比蓝田县城温度低上七八度。这里水源丰富,泉水遍布,每家的院落里泉眼就是水井,取之不完,用之不竭。山沟里溪水叮咚,四季长流。

  “对于这个民俗村项目,我们其实是效仿了袁家村的成功经验,然后将关中传统民俗,蓝田美食,以及中国千百年传统村庄建筑展示在一起,形成白鹿原的新亮点,带动当地经济的旅游新热点。”韩琦峰说。

  他们觉得,村落由于其保留了传统的人文风貌和优良的生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体现出中国人的根植所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老村。

  但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许许多多老的村落渐渐地消失和。也许不久的将来,老村将成为一种回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白鹿原文化民俗村将成为我们最后的记忆。我们已经投资了6000万,全部完成可能需要3个亿的资金,可能收回成本很难,但是至少我们花钱买了个心安。”韩琦峰说。

  在袁家村、马嵬驿的成功之后,像白鹿原民俗村这样的项目也像雨后春笋一般,逐渐地热了起来。好在它们用财富和梦想开始了实践,令人担忧的是,如果项目同质化严重,那它们能承担起复兴陕西美丽乡村的重任吗?

  陕西小镇的未来在哪里?

  多年以来,一些发达的国家和省份,让美丽小镇(乡村)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已经成为共识。日本和的休闲农业模式,为陕西小镇发展提供了借鉴。

  陕西是以农业为主体的部省份,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近年来,陕西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迅速,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乡村也是经济最早的地区,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是旅游业的一朵奇葩。随着旅游业与农村、农业的不断融合,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成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用、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朝阳产业。

  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是实现农业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2011年起,由于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出境旅游花费6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同时,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在今年的全国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的概念,也将为陕西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和助力。实际上,世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目的地各种资源信息的管理发布,旅游资源的网络营销。欧美国家数字旅游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不断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模式。

  美国从20世纪末就开始研究将卫星技术用于旅游信息服务,并结合了电子商务、在线和离线状态时旅游信息的可视化、旅游信息的多展示,并将旅游服务呈现在不同的终端,实现了卫星图像、GPS数据、地理信息和其他与旅游有关信息的集成,实现了旅游信息表达从“模拟化”到“数字化”的飞跃。

  无疑,目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产业融合发展新阶段。而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小镇(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旅游服务平台还是将服务范围界定于车辆运输游客参观、旅游景点门票打折售卖等项目,与国家的整体乡村旅游战略计划,从内涵和外延上都相去甚远。

  因此,一个真正融入农村、全心全意为农村服务的文化旅游项目,是建设美丽村镇,是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代的好事。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