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经济> 文章内容

梁启东 东北民营经济五问之一: 谁是振兴东北的主力军?

※发布时间:2019-5-26 5:46: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今天,东北地区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谋划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这支有生力量,让民营经济在老工业全面振兴中担当主力军。民营经济救东北,民营经济振东北,民营经济活东北,民营经济富东北。

  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东北现象”起,“振兴东北”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从“搞活大中型企业”到“第二次创业”“重振雄风”,从“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到“三年脱困”,最后进入2003年十年振兴进程。国家给的政策不可谓不多,扶持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各地的和调整措施不可谓不实,十年振兴的成就不可谓不显著。但是为什么到振兴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就出现了难以阻滞的经济下滑?东北三省由前十年全国增长的引领者变成增速的倒数五名之列?

  作为研究东北问题的专家,我每天都在为东北的振兴发展奔走呼号,可谓是殚精竭虑,寻求这块老工业经济勃兴的良方。

  经济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市场复苏低迷、充满变数的问题,也有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数字造假的问题。但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关键还是得从东北自身找原因。经过多年的探索,东北的问题,应该是逐渐清晰了,那就是存在“两个集中、三个衰退”的问题。“两个集中”,就是东北老工业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集中爆发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集中反映;“三个衰退”,就是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体制性衰退。这“两个集中、三个衰退”的剖析,就是东北经济出问题的原因。

  振兴的实践中,各地方和相关人员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为招商,为引资,为,为拆迁,为,为项目落地,为产业园区“七通一平”,为扶持企业解困,为职工社保筹资,为区域发展规划……而在忙忙碌碌中,有一个根本问题,却很少考虑到,或者是没时间考虑,那就是依靠谁来实现东北振兴?谁是振兴的主力军和主要力量呢?我们成天在器物层面、技术层面低头卖力,却较少抬起头看看远方的风景和周边形势的变化,研究研究制度性、性的问题。

  很多不了解东北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东北三省都是国有企业大省,那么东北振兴肯定只能依靠是国有企业了。确实,东北是国有经济重镇,之初,辽宁国有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10,国有大中型企业1096户,也占全国的1/10;振兴之初的2003年,辽宁国有经济比重占64.5%,占78%,占88%。那么国企必然是振兴的先行军了。所以大量的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落户国企,为十年振兴成就写下浓重一笔。

  但是经过多年,三省的地方国企,已经所剩无几了;地方国有资产的量也常小了。2015年辽宁地方国有资产为2.22万亿,赶不上广州市2.38万亿,那一年广东8万亿、江苏6万亿、上海16万亿,上海是近7个辽宁;辽宁在全国排到19位,而以民营经济见长的浙江省排第9位,就是说,辽宁的地方国有经济的量还没有浙江。难道还是国有经济大省吗?!

  现在东北三省每个省除了一批“壳企业”“僵尸企业”,以及若干户公益性国有企业外,真正运行的竞争性地方国企业也就几十户。那么靠着几十户企业能实现全省经济振兴吗?很多城市竞争性的国有工商企业一户都没有,县以下也没有国有企业,那么这些城市不振兴了吗?

  东北地方国企规模很小,但是仍然是国有经济重镇。一分析东北的国有资产结构,我们才恍然大悟,其实东北的国企基本都是央企。振兴之初的2002年底,东北三省的央企及以上子企业共900多户。虽然企业户数只占东北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的9.5%,但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46.0%、72.1%和81.5%。十年振兴,又增加了2万多亿资产。到2013年,央企及其子企业在东北共有3183户,资产总额4.5万亿元,职工人数174.8万人。辽宁各类央企1751户,资产达2万亿元,占辽宁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的47%;2013年央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的90%多,在占全省60%以上。

  这该多好,依靠这么庞大的资产可以轻松实现振兴了啊。所以地方对央企这个“豪门望族”普遍持欢迎态度。因为它的投资都是大项目,不仅能够在短期内稳增长,而且将持续带来巨额的产值和税收,所以央企成为各地方的“香饽饽”,地方官员们使出浑身解数“跑部钱进”,全力跑央企项目、拉央企投资。

  但是央企存在着的企业产权结构单一,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不够;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机构众多;厂办大集体多,资产负债率高;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状况普遍存在等四大突出问题,并没有在扩大投资规模中得到解决。特别是央企的人财物是运行的,省级很难“插手”,央企与地方争利,“条条”与“块块”博弈严重;而且与民争利,“挤出效应”严重,在央企“巨无霸”快速发展的同时,是东北民营企业发展的滞后。

  再有央企的巨量投资,其实是把“双刃剑”。央企投资,强化了东北的投资拉动结构。什么“大钢铁”、“大乙烯”、“大造船”……央企投资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以资本密集为主要特征,对地方经济而言,解决了P规模却无法同步拉动就业、消费等基本民生问题。央企投资,也固化了东北的重型产业结构。东北央企大都属于重化工业,越是上大项目,当地的产业结构就越加偏于重化工业,形成一种特殊的“径依赖”。央企一旦出现亏损,不仅拉动地方经济总量下滑,还少了一大块难以填补的税收窟窿,形成一个城市经济的“塌陷”。本轮东北产能过剩,与前几年部分领域——钢铁、石化、水泥、造船、玻璃、建材、光伏等——过度投资有直接关系,这其中很多“功劳”是央企的。

  东北三省很多城市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大型央企。比如,鞍钢之于,辽河油田之于盘锦,辽化之于辽阳,石化之于,大连石化之于大连,吉化之于,一汽之于,油田之于甚至,那都是一半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经济总量。这种事实上存在的“挤出效应”,以及地方经济对央企的依赖性,地方依靠央企的习惯性,使民企处于事实上的定位边缘化,在地方经济竞争中可能分一小杯羹,做一些拾遗补缺和配套。所以,东北民营经济发展是的过程,实际上是央企的过程。央企不,东北的很难推动。

  作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招商引资是东北各个地方的最大战略,大招商、招大商、感情招商、亲情招商、主题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产业链招商……出了很多的概念。近年来招商的效果普遍不佳。个中原因,有中国经济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企业社会等成本提高的问题;有主要经济体经济下滑,国际贸易、投资主义抬头的问题。

  在东北,前几年就开始,就已出现日本企业转投东南亚、韩国企业跑的风潮。谁不信,你就来调查,看东北还有几家日本制造企业,还有几家像样的韩国企业。美国制造企业也都跑回国“再工业化”去了。

  对内招商方面,且不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由于南方企业近年的经营不景气,近年来来自南方的企业减少,投资也越来越谨慎。

  更为主要的,在普遍经济下行态势之下,国有企业可以和签协议,承诺现在不裁员。但是你招来的外资企业、域外企业,它们没有为地方振兴发展肝脑涂地、殚精巫毒僵尸竭虑的责任感,没有与地方血浓于水的关系,不行了就裁员,实在挺不住就跑了。

  当然,过度招商或者为招商而招商,还有一个“灯下黑”效应,往往忘记了扶持自己的企业、培育自己的幼苗,甚至出现“招来女婿,气跑儿子”的情况。

  经济指标下滑,振兴任务完成困难,没有办法,部门只好挽起袖子,亲自动手了。于是乎,一些地方成为了振兴的主力军。

  在东北一些地方,部门流传着“白加黑”“五加二”的口头禅,就是白天加黑天夜以继夜地工作,星期六肯定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是啊,招商引资、拆迁、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制定规划、争取政策、申报项目,哪不得出面?充当着招商引资的主体、项目投资的主体、拆迁的主体、帮扶企业的主体。的工作无尽无休,怎么能不忙呢?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体,名义上是企业,但地方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管理者,常常成为事实上的结构调整主体。出于政绩导向,地方习惯于插手企业微观管理,所以有调侃,东北给人的印象是“主导的市场,不是企业家的市场”;所以一些企业家说:“东北大地缺乏市场基因。”成为于市场之上“全职管家”,习惯于插手企业微观管理。笔者接触过的一些市、县(区)的“十三五”规划(讨论稿)中,有的还点企业和具体项目的名字,甚至还有规划某某企业2020年产值指标的现象。

  可见,在东北,过度干预、过度执法的现象还相当程度存在,强、弱市场,大、小社会的现象还相当程度存在。市场发育滞后,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是过多主导市场的必然结果。转变职能没有到位,实际是错位。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既要讲国强,也要讲民富,这都需要一大批企业支撑。细数那些发达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若干个世界级企业。国内也是一样,那些经济发展快、效益好、活力旺的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好、微观主体实力强的地区,基本上都是民营经济活跃,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地区。当今中国,民营经济发达的程度,就是区域经济发达的程度;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之所以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是重要原因。而近年来东北地区之所以落伍,之所以“国”不强,民也不够富,就是缺乏真正能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批民营企业。

  无论是逻辑分析,还是历史分析、现实分析,都应该得出结论,靠地方国企、靠央企、靠外企、靠南方民资企业,都不能真正实现东北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都不能既解决“国”强,又解决民富的问题,真正靠的住的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是民有民建民享民富的民营经济。

  已经41年、振兴16年了,今天,东北地区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谋划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这支有生力量,让民营经济在老工业全面振兴中担当主力军。

  当然现实在状况是,东北的民营经济至今没成为地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还没有登堂,也没有入室。民营经济不是主流,只是末流;不是驾辕,只是配套;不是主力,只是助力。下一步,笔者将对此将进一步分析。-

   文章来源于博贝棋牌850游戏

关键词:振兴东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