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经济> 文章内容

经济结构“畸形” 陕北三产缘何“难产?陕西经济

※发布时间:2014-11-23 13:53: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榆林市榆横工业园区三产服务区一角

  延安民营企业打造的歌舞剧

      陕北有句俗语:“偏大的,向小的;苦命的,二女子”,意思是一个家庭如果有三个女儿,父母就会偏爱大女儿,向着小女儿,结果老二只能吃苦受气。而在陕北经济的大“家庭”里,却截然相反:二产这个“老二”宠爱,长得高大壮实,固定资产投资绝大多数投到她身上;“老大”和“老三”却忍饥受寒,十分瘦弱,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份额很少。特别是“老三”三产,作为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在陕北却总是“难产”。

      陕北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只取决于能源化工产业链的长短,更取决于三次产业这“三姐妹”能否健康成长、协调前行。于是,无论一煤独大的榆林,还是一油独大的延安,都在对症下药,着力破解三产滞后这道难题。

      三产滞后,经济结构“畸形”

      10月底,当榆林市两个文艺团体精心编排的优秀剧目《大漠红柳》和《陕北歌谣》在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上成功演出后,却为在哪儿向榆林父老汇报演出犯了愁,因为偌大的榆林城,至今连个正规的演出场所也没有建起来,最后不得不放在一所中学的剧场里汇报演出。

      无独有偶,榆林市数字图书馆馆长贺建民这几天也在为维持数字图书馆正常运转而发愁。作为一个有文化情结的民营企业家,他在投资数百万建起数字图书馆后却面临不断“烧钱”的困境,有时真想一关了之,但又觉得,在连一个市级实体图书馆都没有的榆林,总不能把这个数字图书馆也关门吧?

      榆林如此,延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文化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陕北文化产业的发展,2013年榆林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67亿元;延安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77亿元,占P比重都仅为1%左右,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除了文化产业,陕北两市的旅游业也走得寸步维艰。陕北不只有黄土黄河,也有长城大漠;不只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也有众多的遗址,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都得天独厚,但旅游业发展现状却与此远远不相适应。延安的旅游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提升,增长较快,2013年共接待游客28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1.9亿元人民币。而在榆林,2013年接待游客14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两个数字都只有延安市的一半。

      流通是现代服务业的灵魂。按说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里都能唱着民歌《赶牲灵》驮运货物的陕北人,在电气化铁、高速公、空中航线纵横交错的“铁公鸡(机)”时代,更能唱响物流交响曲,然而,陕北的物流业却早已滞后,好多规划中的物流中心都还在“纸上谈兵”。统计数字表明,交通运输业在三产中的占比,榆林和延安均不到毗邻陕北的鄂尔多斯市的一半。

      服务业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产业,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加起来,在统计学上有十几个大类。虽然种类多,但陕北几乎没有一种能够叫得响,没有哪一项特色产业能够作为陕北第三产业的代表,这就导致陕北的三产增加值占P的比重一直很低。2013年,榆林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21.51亿元,占P的比重为25.3%;延安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8.61亿元,占P的比重为19.8%。2014年上半年,陕北三次产业结构为2.02:71.77:26.2,虽然一产和三产比重与上年相比有所上升,但依然很低。

      不仅如此,陕北三产的内部结构也很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明显滞后。陕北的服务业还是以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和公共服务性支出为主,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科研开发、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所占比重都非常小。代表三产最新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陕北三产水平的提升。

      此外,陕北三产缺乏龙头企业。比起能源化工产业中动辄投资成百上千亿的大企业来说,陕北的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竞争力弱、行业内部集聚度低,缺乏大企业和大集团的带动。如同一个羊群没有领头羊,缺乏龙头企业的陕北服务业,竞争力自然很弱。

      “煤炭、石油总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三产不能发展壮大,陕北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面对这种现状,陕北的一位官员说。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