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风俗> 文章内容

陕西儿童诞庆风俗画陕西风俗

※发布时间:2014-10-10 18:29:2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范超

  阅读提示

  今年的“六一”紧连周末,小朋友们有充足的时间欢度节日。5月份“经典陕西”推出《陕西宝宝的满月故事》后,深爱读者欢迎。学者张万准先生还就婴儿各时期习俗及其社会意义致信本报作了详细,为满足大家需要,本期记者继续讲述陕西儿童百天之后到12岁前后的老讲究——

  所谓“诞庆”就是“过生日”的雅称,省政协委员、学者张万准先生对民俗素有研究,据他介绍,按照中国古代的分类,“诞庆”虽然与冠礼,婚礼、丧礼并列为人生四大仪礼,但它属于嘉庆的范畴,是一种喜庆吉祥的仪礼活动,在陕西传统风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陕西人民非常重视12岁以下儿童的生日庆祝。

  隆重庆祝首个生日:开眼界和抓周

  新生婴儿满一周岁时,是一生中第一个生日。张先生说孩子的首个生日庆祝仪礼隆重,亲友均来祝贺,年轻的父母、年老的祖父母也要为婴儿庆贺一番。亲友们送的礼品大多是衣帽、玩具、食品之类。在韩城市,这天外婆送给小外孙的其他礼物可以随便,但一双虎头鞋却是必不可少的,俗称“送岁鞋”。这时孩子已开始蹒跚学步,送虎头鞋意在为娃壮胆,据说虎为百兽之王,它可以吓退妖邪,使孩子顺利成行和健康成长。合阳县农村,这天不论男娃女娃,都要给娃举行个“剁绊脚绳”的仪式。由娃的母亲在前面拿着娃喜爱的玩具,逗引娃往前挪步,娃的祖母跟在娃的背后,充当“剁绳者”一边防备把娃摔倒,一边用厨刀在娃两只脚的中间剁一下,同时嘴里念着“剁了绊脚绳,宝宝长得猛;剁了绊脚绳,我娃走得快”。据说剁了绊脚绳,娃走就不摔跤了,表达了长辈们希望儿孙稳步向前、一生平安的良好愿望。

  在陕北农村,娃娃过生日,母亲要给蒸些像鲤鱼、

  石榴的花馍,名为“生日馍”。吃过饭便把娃放在炕头,周围摆上12个生日馍,娃的妈在一旁念道:“鱼鱼授起,石榴留起”,祝愿娃的生活幸福美满。陕南丹凤县婴儿周岁时,亲友们也要给娃送一对鱼,意在希望孩子将来能够 “鲤鱼跳龙门”,长大有出息。这天婴儿的父母要备办酒席,招待祝贺的亲友,名为“办周岁”。

  据张万准介绍,“办周岁”这天,必须做两件事,一叫“开眼界”,就是把婴儿抱在酒席宴前,客人们说些赞美的吉利话,讨个吉祥如意的口彩,然后众宾客把婴儿轮流抱在怀里,亲吻、逗乐、热闹一番,据说这是为了让孩子见世面,多接触些生人,以后见了方,在公共场合也就不认生了。二叫“验天赋”,也叫“抓周”。这是一项最具传统特色的活动。“抓周”的习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北齐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说:“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愚廉智,名之为试儿。”清代满人文康在他撰写的《儿女英雄传》中,就对“抓周”有段细致地描写:“这年正是你的周岁,我去给你母亲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摆了许多的针线刀尺,脂粉钗环,笔墨书籍,戥子算盘,以及金银钱物之类,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周儿。”

  陕西抓周的方法与全国各地大致相同,一般是在炕上或八仙桌上放些玩具、吃食,过去如果是男孩,就要再摆上笔砚、书籍、算盘、小秤等;如果是女孩,就要再摆上剪刀、尺子、针头线脑和化妆品等。现在不论男子女孩,除了玩具和食品,一律都摆钢笔、铅笔等文具用品。布置停当后,把孩子抱来让他随意抓取,大人不作任何。如果先的是钢笔或算盘,说明孩子将来聪明好学,能写会算;如果先食品,也有口彩,说明他福大命好,将来有吃有喝;若先小秤,说明他将来志在经商;若先玩具,则预兆孩子将来玩耍,长大不务正业,家长就要加强引导。这种占卜式的预测,没有科学道理,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相信了。虽然仍有人让婴儿抓周,但只不过是逢场作戏,为生活增添乐趣而已。现今一般家庭,这天则是给婴儿拍摄周岁的生日照,作为永久性的纪念。

  过生日对幼儿和少年来说,是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事,这种仪礼虽不像其他人生仪礼那样隆重,却也明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脚步。孩子从1—12岁,每过一岁,便长高了一节,生活知识和仪礼知识也有所增长,所以陕西人把儿童过生日称为 “爬竹竿”或“爬门坎”意思是说过一岁孩子的智力和体力都长进了一步,犹如过了一道生活的“门坎”。到了这一天,父母都要给孩子穿新衣,做些好东西吃,中午还要吃一顿臊子面,称“长命面”。生日忌喝米汤和粘粥,俗说喝了糊粥,娃要糊涂一年。此外,这天孩子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不受,据说孩子的生日这天挨了打,个子便长不高。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过生日也就更加重视。城市里的孩子过生日,往往要请一些小客人,宴会上少不了彩色奶油蛋糕,燃着与小孩年龄相等的红蜡烛,吹熄蜡烛后,再将生日蛋糕切开分给大家吃。凡参加庆祝活动的人,都要拍着手,喜气盈盈地齐唱《祝你生日快乐》。”张先生说到的这项新民俗在我们生活中已屡见不鲜了。

  12岁生日前后的老讲究

  “儿童除了周岁的生日受人重视,到了12岁的生日也要隆重操办一番”。据张先生进一步解释:因旧时医疗条件差,小孩长很不容易。父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只好求神灵,有的把孩子抱在庙里,“舍给神灵”;有的给孩子戴项圈和百家锁,认为圈住孩子便可使他健康成长;穷苦人家买不起银项圈,便用红线绳打个结拴在小孩脖子上,关中称 “绳曲连”,陕南称“红缰绳”,意在拴住孩子的魂魄,孩子长到12岁,标志着已由童年进入了少年。民间认为过了12岁,就算魂全了,神鬼不敢来,所以到了12岁生日这天,舍在庙里的孩子,要拿上香烛献供,到庙里焚香还愿,请“赎身”;戴银项圈和“长命百岁”锁的,要在神像前拈香设祭,用刀将项圈斩断,关中称“打枷”或“开迷魂锁”,陕北称“完罪”;拴“红缰绳”的也要将线绳卸掉。从此送灯、点灯的活动也终止了,俗称“完灯”。建国后,赎身、开锁之俗已废,“完灯”的习俗依然存在。这天亲友们要给孩子送、衣帽等礼品,舅家除了送老虎花馍和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还要送玻璃灯和手电筒,这是舅舅最后一次给外甥送灯,以象征外甥的前途。

  张万准先生告诉记者,在12岁之前,除了“戴项圈”,在陕西民间还有“贴夜哭郎歌”、“叫魂”、留“气死毛”等几种习俗。

  一般认为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常常会因为一时不明之因,有多日夜间哭闹不休的烦人现象。过去人们去到处“夜哭郎”歌,以求得到救治,以望出现转机,孩子正常安睡。写有:“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的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光(亮)。”

  在农村,小孩常常因玩耍,不慎从高处摔落;或因孩子太小,突然见到什么恐怖的场面,受到惊吓;或遭到的袭击;或因家中突遭横祸使孩子神到刺激等等。都容易使小孩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现一些病态现象。例如夜晚出现惊悸、、莫名其妙地起来悲哭,或因不明原因突然发生性格大地变化,大白天表现出呆头呆脑,愣愣症症,思维呆滞,行动迟缓。对任何事,思想很难集中。这些消极病态现象,与孩子先前判若两人!遇到这种情形在过去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般很少有人去看医去。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魂灵被吓掉所致。这时就有母亲或重要亲友张罗着为孩子“叫魂”。叫魂,有一套仪式,一般为二人。所用之物有:秤一杆;用红线绳串(栓住)起的麻线一个;小孩受惊吓时所穿衣物,一般为布衫或当时所穿裹肚一件;小铜锣一个,没有铜锣也可用铜脸盆代替。另外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里就不细讲了。

  另外在过去,常会见到农村四五岁以前的孩子,有留“气死毛”的习俗。多以男孩为主,在脖子后边底下,发际上端的发际凹陷处,留有铜钱大一撮较长毛发,有些留长后常常辫一小辫。这撮头发俗称“气死毛”!

  一般留“气死毛”的孩子,大多个性较强。常常会因情绪波动,一旦个性发作,有时竟会一下子哭得“气死”(假死)过去。只要出现这种情况,留下的这撮“气死毛”便会派上大用场。大人们就会揪住这撮“气死毛”,一揪一提的,进行抢救。使孩子因疼痛受到刺激,便会慢慢地苏醒过来,这就是这一习俗地作用与由来!

  “其实,这也是符合中医学人体原理的。因为此处有一重要,名叫“哑门”穴。此穴主治:中风后遗症、病、癫痫等症。紧要关头,揪那撮头发,会起到对孩子类似于针刺治疗的效果。也许这一习俗,在很早就是由一位深懂人体脉络结构原理的中医郎中发现或发明的呢!以后用的人多了,便成为一大民间习俗。岂不知这一习俗,不但为良俗,还能起到救治患儿的莫大作用呢!”张万准先生说,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许多习俗,一般没有人去作追究并认真思考和探讨,在过去人们对许多事情认识不清的情况下这样做,求的也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体现了一种民俗的神秘性和怪异性。从中也能看出如今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孩子过了12岁,在未成年以前,父母了要给他做生日,但却比周岁和12岁的生日简单得多,亲友不来祝贺,家里也不请客,这天只不过给孩子做些平常最喜欢吃的饭菜,不让他干活,让他好好玩一天,以示家长对孩子的关怀。各地最普遍的习俗是这天要给孩子吃鸡蛋,洛南县叫做给孩子“装黄”,据说给孩子装了“黄”,长大后遇事果断,处理问题有主见。如果生日不吃鸡蛋,就是 “没黄常”的人,将来遇事软弱、优柔寡断。在镇坪县一带,孩子过生日时,父母要拈香燃烛,用黄表纸摺成“龙椅”,写上孩子的生辰八字,和神灵禀告,然后在神像前将“龙椅”烧掉,意在希望小孩健康成长,祝愿他将来大有作为。孩子过生日,要给父母行礼,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也要教给他一些的道理,勉励他做个有礼貌、有知识的人。

  陕西人民重视家教的优良传统

  家教是家族长辈对幼辈子女的教育所形成的习惯,是教育子女成才并形成好的家风的手段之一。张万准先生告诉记者,陕西人民重视家教,有“养不教,父母过”,“严是爱,松是害”,“惯子即害子”等说法。评价某人也有 “有家教”、“无家教”的说法。家教,包括育德、育才两方面的教育。家教中以育德为首。仕宦之家,往往用文字写成家训,教育后代。宋张载尤其重视小儿教育。他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不能忘,故养育子者,当其婴孩,鞠子使得所养,令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有常。”(《张子全书》)并主张:“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张子全书·正蒙·有德》)教育后代“以《易》为,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开太平。”清王鼎在家书中教育儿子说:“在家务安静读书,立定课程作文,不可稍为怠缓。日用度友,须要十分节省,无益之友,万勿相处。”

  普通人家教子受大户人家的影响,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子女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世做事,用讲故事、说笑话、念歌谣的方式,教育子女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为人,以勤劳、善良、诚实、勇敢为美德,以懒惰、、、怯懦为。尤其注重从小事抓起,从小教育。比如待大人和要尊敬,以礼相待,笑脸相迎,谦恭好学;吃饭时不要丢饭粒,把饭吃干净,以俭朴为荣。陕西群众尤其注重后代能吃苦,能吃亏,不投机取巧,有恒心,有志气,不三心二意。

  张万准先生告诉记者,育才是家教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幼儿阶段,往往通过童谣、谜语、故事等子女智慧,基本知识,培养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初步能力。比如流传在关中地区的《拍手歌》、《板凳歌》、《两头忙》等。

  老奶奶还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如大灰狼的故事,懒婆娘的故事,毛野人的故事等等,老奶奶的故事生动有趣,老奶奶的歌谣易记好听,把丰富的人生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孙儿。这些孩子在温馨、有趣的中生活,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利用儿童长于的特点,陕西不少知书识理之家,让儿童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作为启蒙教材教育儿童,也有的让儿童背《三字经》,还有让儿童认四言杂文、五言杂字。这些诗歌儿童不一定能听明白,但是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则是其主要目的。

  一些农村群众对识字不重视,但注重实践教育,经常带孩子们到田间地头,认识庄稼,分清谷子、莠子、麦子、韭菜,拔茅草、挖苦菜、摘酸枣,也带孩从前上山打猎,到河里摸鱼、戏水,让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知识。

  少年阶段的教育,实质上是家庭职业教育。农家的男孩渐渐学会割草、砍柴、放牛、放羊、采药等一般少年必会的活计,并且开始学习田间农活和作些辅助劳动,如牵性口、点籽、拔草、掰玉米等。女孩则要学会涮锅、洗碗、哄娃娃,喂鸡鸭、挖野菜,作简单针钱活,甚至剪纸、绣花,还有其他家务活。如果生在匠人、艺人之家,则开始学手艺。许多世代相传的木匠、铁匠、染匠、织布匠、民间戏曲艺人、民间医生等是让后辈在少年时代就精于祖传技艺。在手艺传承中,有将一些祖传绝技、绝艺、秘方传给儿子、不传女儿的习俗。

  青年阶段的育才教育,在农家则是让青年人耕田种地,在艺人匠人之家就可以外出闯荡了。这个阶段尤其重视实践,重视待人接物,不少人的技艺因此大大提高,并且超过先人,出了新招。

  “我省群众在

  家庭教育中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主要是教育要早,要严,要细,要经常,要实用。为了进行家庭教育,旧时不少家族有其独特的家规。家规也叫家法或家约,是旧式家族家长训诫和制裁家族的规则和条例,家族提倡礼智信,同时戒淫、赌,戒欺、诈、伪,其中的经验之谈,现在也不无可取之处”。张万准的也不无道理。

  关中·童年 邢庆仁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