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风俗> 文章内容

榆林日报:走进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陕西风俗

※发布时间:2014-7-19 9:17:2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大观园展览馆。

  大观园景观。

  大观园景观。

  晚上10点,我们一行五人从靖边出发,驱车赶往神木大观园。在上,陪同的榆林市旅游局小田就告诉大家,他跑过榆林地区的很多景点,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此处,这激起了我们的强烈兴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伴着星光和夜色我们来到了距神木县城9公里的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

  提起大观园,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红楼梦》一书中所指的那个“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而位于神木县解家堡乡木瓜梁村的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怎么去体现它的“大观”?是否夸大其词,呢?

  第二天一大早出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四排整齐的窑洞。窑洞坐落在山体上,由上到下层叠排列,颇有气势。其中三排是住宿,中间靠下一排是餐饮。住宿的地方外观是窑洞,但里面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不会让人有不适应的感觉。餐饮中心的墙壁上挂了多幅照片,内容都是关于传统的陕北婚庆内容。与现在的婚纱、名车、酒席、旅游结婚形式相比,传统的凤冠、花轿、跨火盆、拜天地、入洞房等形式更加显得丰富多彩。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演变,民俗婚庆已在陕北大地上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婚庆文化,年轻人在追逐时尚的同时,亦可回归本色,也能体验传统婚庆文化的无穷乐趣。在长了见识的同时,这一餐吃得亦是相当愉悦。

  之后,我们便开始游览大观园。沿着标,顺着青砖面,往接待中心走去。发现靠山体的水泥墙面上画着一幅幅剪纸图画,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炸油糕”等民俗文化。“于细微处见功夫”,我们不禁感叹经营者的匠心独具。来到接待中心,也就是一进正大门的广场,我们才有功夫仔细观察。广场中间立着一个“羊倌儿”的雕塑,陕北风情顿时扑面而来;大门正北有一排现代化建筑,会议中心、综合楼等;大门东侧还有一排窑洞客房,西侧瞅见几个温室大棚的一角。

  据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瑞介绍,根据地形地貌和功能需求,园区划分为大门景观区、会议中心区、民俗文化区、服务接待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大棚种植区、林果休闲区、康体游乐区和办公区、员工生活区共10个功能分区。

  在王瑞的带领下,我们先游览了拓展训练。主要以企业拓展训练、企业内训、青少年素质教育等训练项目为主。拥有场地、野外、室内等几十种丰富的活动项目。随后我们来到了会议中心。窑洞式会议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议服务、影剧演出功能于一体,配置现代化舞台和高标准灯光、音响。大厅席位362个,二楼有80个席位的中型会议室2个,50个席位的小会议室2个。会议中心还开辟了书画室、书画廊,展出数幅名人书画作品。书画室还提供笔墨,游客如若有兴致,亦可挥毫泼墨,一展风采。

  在旁还略显青涩的小树的列队欢迎下,我们来到了民俗文化展馆。“碾、磨是粮食加工的主要工具,它们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由粒粮变为面食。因此,碾、磨被尊称为青龙、白虎神而安顿在宅院的东。人们发明了诸如罗子、簸箕等粮食加工器具,这些简单的器具创造了人类丰富的生活。”在其中一间展馆内,我们看到了墙壁上的这段话,底下便是收集的各种实物,使之更加直观形象。

  窑洞是陕北人特有的传统居住形式,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建的窑洞,其特点是冬暖夏凉,而如今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内移植绥德县“花墙院”,建成12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展览馆,三进院落。由26孔窑洞组成15个展室,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分别展出解放初期的陕北农耕、仓储、度量衡、民间婚俗、民间文艺、生活起居、日常用品等内容的展品近500件(套),并有生活场景雕塑点缀其间,使展室见人见物。与馆外展区、文化节点、文化广场、民间作坊共同构成园区的核心文化园区,共有10座农家小院组成“一院一品”,共有窑洞39孔,其中用于住宿的9院32孔,用于手工作坊的1院7孔。各式窑洞及农家院落展示具有陕北特色的建筑文化,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

  民俗文化展馆旁就是剪纸工艺展览馆。剪纸是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它的历史没有文献记载,只是一代一代手把手、口对口地流传着。当地人称剪纸为“古时花”,它作为当地妇女们的一种传统手艺,其花样、摹本、技巧、手法仅限于母女之间代代相传。在农耕文明中,女工是女性必修的课程。在陕北地区,剪纸、绣花几乎成了姑娘的门面活。男方衡量女子,“巧”是一条重要的标准。陕北的老一辈人至今记得当年相亲时的说法:莫问人啥好,只要手儿巧。

  最初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窑洞剪纸”,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传承下来,形成古朴生动、强烈的风格,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家畜走兽、人物树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无所不包。馆内陈列了陕北民俗场景的系列作品300多幅,剪工细致剔透、造型生动逼真、图案空灵俊气,韵味十足。

  走在林间小道上,突然发现几个年轻靓丽的女性身影欢呼雀跃地正在林间穿梭,踮脚在摘树上的青杏。其中一位姓张的姑娘告诉记者,她已经是第二次来大观园,觉得这里玩的项目多,饭菜也很好,还能感受浓厚的民俗文化,这次还带了几个没来过的朋友一起来玩。

  大观园内还专辟了15亩耕地,配置农具、牲畜,还有老农员游客扶犁、摇耧、打场、堆垛,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认识石磨、犁、锄头、簸箕、纺车等传统农业工具,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无穷乐趣。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董事长张智飞说,接下来园内还将增加陕北秧歌、陕北民歌等文艺演出,让旅客实实在在了解陕北文化。集参与、体验和娱乐为一体的林间休闲、手工作坊、观光农业、瓜果采摘、观鸟、民俗文艺节目创作和演出、旅游商品的研发、开发等项目也将陆续亮相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张智飞说,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将被全力打造成为神木人的“休闲之园”,还要立足神木,辐射周边,成为面向全国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在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可以领略陕北黄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农耕文化的厚重久远,可以尽享陕北民俗风情的淳朴谦和,可以饱览塞上大漠风光的沧桑壮美,这里基本覆盖了陕北民间生产、生活、祭祀、红白喜事、娱乐等各个方面。正如大观园门上所写的对联一样:观万里风情,传千秋民俗,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堪称蕴含陕北农耕、民俗文化的又一座历史大观园。

  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