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旅游> 文章内容

陕西这个数据十年翻五倍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1-1-7 19:40:2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其实,这也折射了中国经济的变化:“经济规模越大,国内循环比重越高;服务业比重越大,国内循环比重越高。”这其中有个关键词——“消费”。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增长8%。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8%,连续六年成为第一拉动力。这其中,文旅消费功不可没——无论是经济占比还是解决就业。

  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旅游收入6.63万亿,P占比11.05%;直接就业2825万,间接就业7987万,占就业总人口10.31%。

  数字,最具有力。对于陕西来说,有两个指标成长明显。十年时间:旅游人数翻了五倍,旅游收入翻了近六倍。

  旅游业,是陕西支柱产业之一。南北纵横八百多公里,有着不同气候、地理和文化的陕西,旅游资源丰富多元。

  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陕西旅游有不少“金字招牌”。以5A景区来看,陕西以11个之多位列全国第十一位:无论是奇绝天下的华山,“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大雁塔,都以不同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游客。

  互联网时代,又诞生许多传奇:在抖音及热门影视剧等带动下,华晨宇父亲华福雄携程旅游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前两周搜索量,陕西环比增幅11%,西安为12%。旅游高峰期元旦搜索量:陕西环比增加120%,西安为160%。

  2020年12月,国家文旅部批准的“2020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在举行,公开发布的《2020中国旅游集团20强及提名企业名单》,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荣膺中国旅游集团20强。

  我们可以看到,诸如华侨城集团、携程集团、复星旅文集团、黄山旅游集团等中国文旅领军企业榜上有名。

  实际上,因区位优势及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的客观差异,二十强中来自经济发达、兼具客源地和目的地的京沪穗及东部沿海城市的旅游企业,一直占据80%以上绝对比例。

  从2009年开始,每年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旅游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旅游集团20强”,逐渐成为人们观察国内旅游业格局变换和发展趋势的重要风向标。

  而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今年的榜单与往年相比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在今年疫情影响,旅游业受挫严重的情况下,陕西旅游集团成为自榜单设立以来,西北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在人口结构、消费迭代和多元需求变化下,中国旅游市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了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

  所以,对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凸显的陕西,提出了新的市场需求:要知道,作为“静态”的文物古迹,其单一的观光属性异常明显,再加上限于等因素,在消费迭代和转型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近些年,陕西旅游收入从最低降至20位左右到如今快速回暖和增长背后,从成立二十二载的陕西旅游集团(以下简称陕旅集团)可窥见一二,它也是观察陕西文旅发展的一面镜子:

  一是1998-2007年快速发展期。行政划拨下,陕旅集团先后接管运营华清池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区。

  二是2008-2011年体制调整阵痛期。因文物旅游体制因素,大部分文化景区被划出陕旅集团,仅剩华清池景区继续运营。

  2013年,是陕旅集团一个转折点:按照陕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陕旅集团承接了陕西省30个重大文化项目中的八个项目,推出12台精品旅游演艺,投资建设华山西峰索道等6条客运索道。

  比如,有着“中国红磨坊”之称的中国首家剧院式餐厅——西安唐乐宫;比如,大型山水实景历史舞台剧《长恨歌》,已成为一张重要名片,成为陕西文旅走出去的主推模式。

  随后,陕旅集团将文化演艺模式不断地进行复制与对外输出。比如,已成为三亚文化名片的大型椰海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以及首部中国演艺与美国百老汇联合制作的原创音乐剧《丝之声》。

  其中,《长恨歌》和《红色娘子军》荣获“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称号,《丝之声》荣获“2020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提名”,成为“陕系”文旅的代表作。

  此外,依托旅游演艺、旅游索道两大核心业务,陕旅集团也已实现全国化布局,并推进在海南、广西、四川、山东、甘肃等地项目实质性的落地。

  目前,陕旅集团已发展成为下属企业118家,全系统职工过万人,资产总额超300亿元的大型综合文旅集团,并于今年全面拉开向科技型、投资型企业转型序幕。

  国家层面,大力支持“互联网+旅游”融合创新,文旅部等十部门提出建设智慧景区旅游,完善旅游信息平台,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支持旅游创新创业,助力构成双循环新发展新格局。

  在地方层面,在前不久陕西省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中提出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根据当前数据计算,只要增速不低于8%(近十年,同比增长率在20%以上)。十四五末破万亿,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基本没问题。

  十四五末,陕西“米字型高铁”将彻底成型,国际航空枢纽将建成,以西安为核心的陕西吸附力将愈加增强。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级,城市需要给旅行者提供多元的体验与感受。陕西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同样需要通过创新赋能。必然是能够紧跟旅游消费升级步调、永远追求更好的城市品质。

  这,离不开实体产品打造和服务的创新。陕旅集团的创新得到成效:2019年底其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年利润较2013年增长约8倍,年均增速20%以上。

  经历22年的发展,陕旅集团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下,正在由传统旅游服务企业向投资型文旅集团转型。

  金融方面,2019年底陕旅集团成为陕西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通过融资租赁、私募基金、信托计划、扶贫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支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陕旅集团形成老企业混改、引进社会资本参股新设立公司、新项目合作三种混合所有制模式。

  管理模式上,通过轻资产化管理输出,发展资本优势、品牌优势。围绕酒店管理,成功托管多家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围绕景区管理,成功托管甘肃崆峒山、易水湖、浙江省柯岩风景区、沙坡头水镇等景区。

  而在推进数字化方面,2020年陕旅集团正式数字化转型,推动大数据业务与旅游结合,“大数据+旅游”新模式,如今,陕旅迈出扎实的第一步:

  一是掌上平台的搭建;二是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再现;三是消费场景洞察;四是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变;五是数字化体验场景创建。

  已经落地的陕旅集团在白鹿原影视城打造的乘骑以及秦始陵博物馆数字体验馆,便是这方面的新尝试。

  不久前的2020陕旅集团数字创想力大会上,陕旅集团还与阿里云、华为等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并发布了《陕旅集团数字化转型》,为行业、企业提供了支撑和借鉴。这一次,陕旅集团走在了数字化转型的前列。

  是挑战,也是机遇。眼下,正是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陕西可以通过实现“旅游+”“科技+”相互赋能和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