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素有“三秦锁钥,五襟喉”之称,从宝塔山到枣园,从杨家岭到延安纪念馆,从凤凰山到延河,历史赋予这座陕北小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建国70年以来,延安旅游取得长足发展,围绕最美乡村建设、红色研学旅游、民宿旅游,全域旅游,创新红色旅游发展结构,推动当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助力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
这些年来,延安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丰富延安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延安红色旅游热度持续走高。2018年,延安接待游客6343.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10.7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148倍和380倍。
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43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3.19亿元,整体继续呈上升态势。到2020年,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70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过夜游客人均停留时间两天以上,文旅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占P的比重超过5%。
“将延安打造成中国人的高地、全国红色旅游风情文化地,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延安市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文化旅游强市。未来计划投资千亿元,实施120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产业规模效益倍增目标。”延安市委、市对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信心满满。
秋天的延安,处处风媚。国庆前夕,长江商报采访团队从延安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梁家河村。
规划整齐的停车场、干净整洁的售票厅、严谨有序的安检流程、免费的循环进村观光车、进入梁家河后,沿有售卖特色产品(当地大枣、小米、水果等)以及纪念物品的小店。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但梁家河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发展模式也带动了当地交通。虽然是旅游淡季,但游客络绎不绝,梁家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学习。
“仅仅一个梁家河旅游景区,就带动了一百个贫困户脱贫,拉动了上千人就业,贫困户户均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在口就业,口致富!”在对村民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梁家河通过旅游发展不仅带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随着收入日益增高,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村民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联网,种植高端水果,发展起观光农业,成立了公司经营文化旅游产业,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同时,村上实施生态治理,营造美丽宜居,引导村民树家风、正民风,打造文明村庄,还办起了民间艺术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这些年来,梁家河以种植业、养殖业、果业、旅游为产业发展板块,大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奋力建设富裕、生态、美丽、幸福的梁家河。
数据显示,仅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就业岗位125个,年接待92万人,带动发展农家乐6家,小卖部23家,农家宾馆3家,创收1300万元;种植苹果981.2亩,带动农户142户,按照农(果)旅融合发展的思,打造千亩现代果业示范,打响叫亮了“梁家河”品牌,年产值110万元;果香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技术和管理,发展万头标准化养殖,带动农户116户;加工业也为就业增收贡献力量。在这块厚重的热土上,一幅美丽乡村的现实画卷正在渐渐变成现实。
“延安变化太大了,这趟不虚此行!”武汉游客罗女士五年前就来过延安旅游,今年再陪家人故地重游,突然发现体验和之前不一样了,以前一天只能看一个景点,现在一天可以游玩好几个景点,在延安,早上爬宝塔山看日出,中午参观延安纪念馆,下午坐长途车前往延川县梁家河,晚上回到延安市区观看了演出《延安保育院》。
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景区里有了游客服务中心,里面配有休息区、医务室、小件寄存区等,让景区的品质一下子提升了,处处体现人性化提升了旅行感受。
比如,之前枣园旧址的大门在景区南侧,进出口都是一个门。位于旧址西侧的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后,游客需要刷居民二代身份证在大门进入,游览完之后从另外一个门出来,这样的设计既增加了安全性,也更好地规划了浏览线。
此外,随着智慧旅游的普及,通过手机可以随时了解到景区的状态,客流量及项目时间。为旅途节省了不少时间,比如,在准备去梁家河之前,罗女士就先通过手机打开“梁家河数字博物馆”,了解了知青旧居、磨坊、淤地坝、村史馆、苹果示范园……到达梁家河后,有针对性的参观了感兴趣的景点。
随着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延安市不断规范旅游管理、经营和服务等行为,有序推进延安纪念地5景区创建工作,景区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
2018年,延安市的游客满意度始终稳居全省前3位。与全国多个大城市相同,红色旅游发展迅速。针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市上建成投运延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南高速公出口大厅;黄陵、宜川、延川、黄龙、安塞等重点旅游县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基本完善。全市累计新建旅游厕所61座、改建旅游厕所35座;基本完成城市和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建设,设置各类标识标牌累计900余块。
除了传统的红色景区和线年打造了一处新的红色圣地文化地标--由延安市新华书店打造的中国红色书店,成为目前国内存有较大体量的红色文化主题书店,被誉为“中国最美新华书店”。
黄陵县启动实施了国家一号步道、黄帝文化中心、旅游观光轻轨、潮塔小镇、万亩花卉庄园、马山轩辕文化民俗小镇、轩辕农耕文化等项目;宜川县完成了旅游数据中心、黄河古渡口属羊的今年多大小镇、凤翅山牡丹园等项目,规划了沿黄观光旅游观光服务点,启动了岭玉观景平台建设项目。
跟随着新时代前进的步伐,如今到延安旅游不再只是登一登宝塔、拍一张照片、吃一顿饭的“圣地一日游”,而是从城市到农村、从观光到度假、从“住一夜”到“玩一周”递进式的深度体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延安旅游。
这些年来,延安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以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为统领,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突破口,围绕“文化旅游带动”发展战略,狠抓重大旅游建设项目,构筑红色文化游、黄帝文化游、黄河文化游、黄土风情文化游和绿色生态游等五大板块,建设六大文化产业园区,极大丰富了延安旅游内涵,把旅游板块从“红色”向“多彩”延伸。
在红色旅游的热潮下,研学旅行市场迎来了黄金发展契机。红色研学旅行作为国内研学旅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延安作为全国爱国主义、传统和延安三大教育,也是红色研学的首选目的地,在青少年素质提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优良的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宝塔山上,“延安之行,不忘初心;牢记,砥砺前行”巨幅红色格外醒目;塔前广场上,几个参观团队在认真听,重温誓词,合影留念;杨家岭旧址,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跟着老师唱着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的》……高亢热烈的经典歌曲激荡;延安纪念馆内,延安宣讲团正在用、歌唱、舞蹈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老一辈家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会有数万名学生和团队到延安进行红色研学旅行活动。
相对于传统的红色教育、红色培训来说,红秀《延安 延安》让延安红色旅游更为突出特色。“延安历史厚重、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研学旅行前景广阔,但仍需进一步挖掘延安旅游资源,丰富延安研学旅行产品。”延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伦说,延安要针对研学旅行特色,科学设计研学课程和线、推出相关活动、制订安全措施,确保延安红色研学的蓬勃发展,实现旅游与教育的融合共进,打造红色研学的首选目的地。
今年国庆假期,宝塔山、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延安纪念馆等红色景区迎来大量游客。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假期前四天,累计接待游客460.35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9.2%。